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引导返乡学子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联系的制度化渠道。8月18日、19日,沈阳化工大学校团委书记战申、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刘佳欢、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穆鹏丞一行三人先后前往锦州市凌河区和盖州市,走访调研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与锦州市凌河区团区委及盖州市团市委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共建协议,以社会实践为契机,促使沈阳化工大学与锦州市凌河区、盖州市在更多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座谈会上,与会的地方领导对我校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介绍了地方的物产资源、当地特色、团组织情况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之后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学生代表对一个月实践所得谈实践心得体会。校团委战申书记表示,沈阳化工大学高度关注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学子表现,学校也希望在今后能实现与地方在多领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志愿服务需求,选派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引领和教育学生青春建功。


沈阳化工大学与锦州市凌河区团区委、盖州市团市委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共建协议并授牌。
沈阳化工大学校团委书记战申为锦州市凌河区团区委书记田礼源、盖州市团市委书记韩松颁发沈阳化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外导师聘书。


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了沈阳化工大学与锦州市凌河区及盖州市校地合作的正式开展,未来双方将协同共进,真正实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会后沈阳化工大学校团委书记战申一行三人走访了学生实践岗位,开展实地调研,与有关部门交流学生实践情况,就青年学生培养与政府部门、街道社区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推进未来合作。
沈阳化工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共计1092人报名,其中224人被录取,报到人数195人,涉及的工作包括政务公开、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沈阳化工大学学子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参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社会化技能,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当起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为家乡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