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 “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改革举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架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桥梁,创新并建立长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举措,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解决人才培养工程实践不足,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2023年4月,化学工程学院王康军院长带队深入企业,先后走访中国卫星化学集团、盛虹集团、浙江鼎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朗华制药等十余家化工领域标杆企业进行调研,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子。2023年6月初,经过余海军书记进一步不断与企业交流沟通,化学工程学院与浙江鼎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朗华制药两家企业签署协议,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试点,由企业为学生提供食宿,并发放一定量补助,同时为每一个同学配备一名班长以上企业导师。学院从50余位报名学生中选出14位参与试点,于暑期7月24日奔赴浙江两家企业进行实践训练,期间由辅导员老师通过线上模式了解学生每天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于8月31日完成实践工作返校。

为深入了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经验,以进一步优化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9月11日中午,化学工程学院在鸣龙楼306室召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试点工作总结交流大会。教务处副处长姚慧、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战君、院长王康军、化学工程学院的其他负责同志、辅导员及参与产教融合示范班全体学生出席大会。会议由副院长伞晓广主持。
14名学生做了实践工作总结交流发言,分享暑期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他们表示,作为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感谢学校为大家提供这次提前接触、感受企业的机会,让大家对化工行业企业近距离接触,深刻认识了化工安全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化工生产的基本操作,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联系工厂实际生产,让自己对化工行业认知更深刻,对未来就业明确了方向。同时,同学们就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短、岗位安排匹配度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随后,王康军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感谢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顶着酷暑所做出了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他说,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受到:一是同学们非常珍惜本次实践工作的机会,在没有学院老师在企业的情况下,实践中严格按照企业要求,圆满完成了企业安排的各项工作;二是实践工作中同学们真正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能力,提升了才干;三是同学们对现代化工企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充分认可了化工产业,明确了未来工作方向;四是虽然实践时间短,但是也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知识需求和素质要求,明确了学习方向。同时,他说通过与企业沟通,虽然实践时间短,但是企业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甚至还有一名同学获评优秀生产工作者,为学院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也争了光,添了彩。学院将根据本次实践试点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形成可全面推广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让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最后,教务处姚慧副处长对化学工程学院敢于承担将学生派到企业实践的风险,贯彻落实学校“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创新并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表达了高度肯定和赞赏,对同学们的表现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提出,希望化学工程学院认真总结本次试点工作经验,完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优化改进,系统全面推进化学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可推广应用的育人模式,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基础。
化学工程学院 伞晓广/文 余海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