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点燃少年儿童科学梦想,厚植“化工报国”情怀,10月31日,在辽宁省“科技助苗行动”支持下,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联合理学院,携手沈阳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研究中心及人文与艺术学院团委组织大青实验学校的小学生走进校园,开展“科技助苗行动”引领计划,以“化工报国——培养小小化学科学家助苗活动”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场集知识、体验与精神熏陶于一体的“盛京少年·化大奇妙行”。

人文与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张帆积极践行高校志愿者“奉献”“互助”的服务精神,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链接校内多学科资源,组织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大青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设计了一套“科学启蒙”“奉献精神”“勇于实践”的活动内容。
活动伊始,志愿者带领学生们有序地走进物理化学实验室。理学院孙旭老师向学生悉心讲解了化学仪器的用途与基础化学原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场演示,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点燃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

随后,志愿者带领学生步入我校“化工报国·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中心”,开启了一场浸润式的精神洗礼。讲解员张博以“小故事”串联“大精神”,用生动细腻的讲述让“无私奉献”“勇于钻研”的精神内核变得可感可知,引导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从展馆延伸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最后,同学们走进化工报国·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中心社工角,在孙旭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水果电池制作实验,以生动有趣的科学体验让同学们亲手掌握了基础科学操作技能,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大家直观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深刻内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与创新思维。

活动尾声,张帆在作总结讲话中向孩子们寄语,鼓励大家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长大后用科学知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既让孩子们感受到化工科技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化工报国”的种子。
供稿部门:人文与艺术学院
初审初校:陈芷彦
复审复校:张帆
终审终校:李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