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课程思政午间工作坊】“破壁・融合・共生: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新实践”——我校举办本学期第二期课程思政午间工作坊

编辑:田甜 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赵司宇/文 摄 日期:2025-11-06

11月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我院在致本楼E座517室成功举办了“破壁・融合・共生: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新实践”课程思政午间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教务处副处长姚慧及各学院40多名教师参与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波主持,郑秀红、成孟金、付强三位老师先后分享思政案例。

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郑秀红以“团结协作,筑梦未来:《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为主题,首先阐述了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围绕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系统性地融入“科技报国、工匠精神、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等核心思政元素。在案例展示环节,她生动诠释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软件开发的迭代模型应用于个人发展,鼓励学生通过持续行动、不断“升级版本”来实现人生目标。最后,郑老师强调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实现目标、激发创新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深远意义,完整呈现了其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者融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大数据教研室资深教师成孟金分享了题为“《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案例”的汇报。成老师首先介绍了课程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围绕这门工程基础类课程的特点,在核心章节中,系统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生态文明及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最后,成老师指出,课程通过要求学生查阅典型工程资料并撰写综合分析报告的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文献查阅能力、多维度思考能力以及人文伦理素养,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网络工程教研室青年教师付强以“《离散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付老师开篇点明,选择《离散数学》这门高度抽象与逻辑严密的计算机科学基石课程进行思政探索,其内在逻辑性与结构性恰恰为价值塑造提供了天然沃土。他明确了“于逻辑中求真,于结构中向善,于应用中育美”的总体价值塑造目标。最后,付老师分享了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和言传身教等方法的实践路径。思政元素的融入让这门硬核课程更具“温度”与“灵魂”,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本次课程思政工作坊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各年龄段教师搭建了宝贵的交流互鉴平台,各专业教研室教师广泛参与。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各专业、各年龄段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与教学实践能力,营造了传帮带、共成长的良好氛围。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筑牢育人根基。



供稿部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初审初校:赵司宇

复审复校:张波

终审终校: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