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面临“申报量增长、资助率持续下跌”的严峻形势下,我校坚持推进有组织科研,积极应对竞争,最终获批5项项目,包括面上项目3项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化学工程学院周明东教授申报的“光诱导过渡金属活化C(sp3)-F键构建偕二氟烷基砌块及反应机理研究”、姜新东教授申报的“氨杂氟硼吡咯的近红外二区光吸收机理及其光动力-温和光热协同治疗乳腺癌”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东翰教授申报的“逆向分子重构驱动高性能含氟聚脲合成及其多级能量耗散网络协同机制”获批面上项目,化学工程学院张政博士申报的“难溶性药物高分子递送系统纳米结构域的物理稳定性机制研究”、王宇桐博士申报的“超临界微观聚集作用的碳氢燃料裂解结焦分子反应机制”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在人文社科领域,我校再次取得重要突破。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李航教授“社会工作中新专业关系建构研究”获得一般项目立项。教育部社科司公布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薛孚副教授“认识论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项目立项,人文与艺术学院许速讲师“口述史视域下中国木偶动画技艺传衍与创新研究(1947-2023)”获得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我校连续两个年度同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社科领域的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形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进的良好格局。
供稿部门:科学技术研究处
初审初校:张照中
复审复校:曹 宇
终审终校:谢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