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在新学期的第一天,省委书记郝鹏莅临学校调研指导,先后考察校史馆、化工报国•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中心、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战略材料与构件研究院,充分肯定了我校办学基础和近年来发展成效,并对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重温与郝鹏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温暖时刻,现场参与活动的10位师生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信心满怀。
“郝鹏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深切关怀,既是坚守育人初心的指南针,帮我明确思政教育的方向;也是深耕思政课堂的动力源,让我更有热情投入教学,时刻提醒我肩负的使命。这让我愈发清晰,思政课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平台,更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必须用真情、真信、真学,点燃学生心中的信仰火种。”雷锋班第22任班长、化工大学雷锋班指导教师吴锡有说,培养青年学生,关键要让雷锋精神真正走进他们心里、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需求,引导他们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比如在专业学习中学习雷锋钻研业务的韧劲,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雷锋助人为乐的初心,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传承雷锋甘于奉献的品格。要通过日常的引导和实践,让青年学生从“知道雷锋”变成“学习雷锋”,再到“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让雷锋精神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
“现场聆听郝鹏书记的讲话,深切感受到这是省委对化大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郝鹏书记来到师生中间,这是对全校师生的关心厚爱,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深受鼓舞,使我进一步理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涵和意义。”“化工报国”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指导教师关婷说,在未来思政育人路上,要进一步引领并教育学生创新开展理论宣讲,讲好中国故事、辽宁故事、化大青年身边的故事,将“我为什么进行理论宣讲、我为谁进行理论宣讲、如何将理论宣讲效果实现最大化”三种思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融入理论宣讲的根与魂,帮助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塑造高尚品格,用力用心用情为祖国、为行业、为地方培养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在聆听郝鹏书记讲话后,我深受触动、倍感责任。郝鹏书记强调思政教师肩负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要为辽宁振兴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丁菱说,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学生思想根基,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等方式,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持续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拓展“大思政课”育人思路,结合辽宁振兴一线的鲜活案例与行业榜样事迹提升教学质量,着力培养更多兼具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有幸聆听了郝鹏书记的讲话,深切感受到省委对化大科研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郝鹏书记与科研团队深入交流,重点关注了战略材料与构件研究院的增材制造和微化工技术在化工、军工等领域的突破,对已经与省内多家企业成功签订开发合同给予了高度赞许。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深切关怀令我倍感温暖、深受鼓舞,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扎根辽宁、服务振兴的科研方向的极大鼓励。”战略材料与构件研究院青年教师鄢冬茂说,在未来的科研路上,将以此为动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奋力攻坚,力争将更多创新成果写在辽沈大地上,为打造新材料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高地贡献青春力量。
“郝鹏书记对青年学习寄予殷切期盼,叮嘱我们青年学子要把专业所学与辽宁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本领、积累经验,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雷锋班讲解员、测控专业学生敖宁说,将始终将雷锋精神作为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在学习科研中以攻坚精神钻研创新,助力化工产业升级,用专业实力践行报国初心。在雷锋精神讲解工作中,主动将讲解工作与雷锋精神相结合,细致打磨讲解内容,深入感悟雷锋精神与时代使命的内在联系,涵养爱国情怀,在每一次讲解中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答卷。
“现场聆听郝鹏书记对雷锋精神和化工报国光荣传统相结合的诠释和认识,使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和‘强学力行,喻理求真’的意义所在。”雷锋班讲解员、金融专业学生蔡雨轩说,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将化工领域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结合,用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以专业奉献报国初心,努力学习、攻克难关。在雷锋班的工作中,要“追寻光”,去往大中小学宣传弘扬雷锋精神,执稳信仰之笔,续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日记;要“成为光”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辽宁振兴、东北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特别激动、特别荣幸,能够这样近距离地站在郝鹏书记身边,切身感受到郝鹏书记对青年学生寄予的深情厚望。我一定不辜负嘱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光、脚下有路的新时代化大向上青年。”“化工报国”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李嘉俊说,学校大力建设和发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是学校党委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也是推动“大思政课”在学生中“活起来”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感恩学校给予的锻炼机会和平台,将来为祖国的化工行业、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学期的第一天,郝鹏书记来到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辽宁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成就青春梦想,使得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对青年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化工报国”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王启睿说,宣讲团曾经走进中小学、走进企业、走进田间地头,在理论宣讲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感动的事和感动的人,体会到了第一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体会到了为化工事业拼搏一生的情怀,体会到了抗美援朝战士的情怀,在这些情怀中实现了自我升华,在升华中厚植家国情怀。作为宣讲团成员,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青春智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注入青春力量!
“作为化大学子,有幸现场聆听郝鹏书记的讲话,我深感使命在肩。郝鹏书记与师生深入交流学业和科研工作,心系学生的学业和就业规划,让我备受鼓舞,信心满怀。”战略材料与构件研究院研究生孙施雨说,这次难忘的面对面交流,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辽宁、服务振兴的决心。要把这份温暖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探索,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辽宁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以青春诠释热爱,以所为回应时代!
“郝鹏书记认真视察了我们团队现场展示的先进设备与研究成果,听得格外专注,还不时就细节问题与我们深入交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与鼓励。这让我真切感受到,省委是真的看重科技创新,也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战略材料与构件研究院研究生冷禹昂说,作为刚进入科研工作的青年学生,必须沉下心深耕专业,有大局观、敢担使命,继续钻研新型生产方式的创新突破,争取为化大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