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化学工程学院王康军教授、王方可讲师在氧化钨基光致变色材料合成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编辑:田甜 日期:2025-08-09

光致变色材料可在光辐照下实现可逆的颜色变化,其中氧化钨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等优势。然而,光致变色速度慢、对比度低、可逆性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应对上述挑战,化学工程学院绿色催化材料与过程技术研究团队协同利用锐钛矿型 TiO2 的晶相诱导效应和乙二醇的晶体生长抑制效应,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独特“有序-无序”异质结界面的氧化钨基光致变色材料。如图所示,该界面由晶格无序的W18O49与高结晶性的N掺杂TiO2构成(TiO2:N@W18O49-a)。在低功率紫外光辐照下,TiO2:N@W18O49-a能够在5秒内实现80%以上的光致变色对比度,且在停止光照90秒内即可完全自漂白。2025年6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Design for W18O49: Ordered-disordered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Induced Rapid High-contrast Photochromism and Customizable Self-bleaching Rate为题发表在光学材料领域知名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沈阳化工大学王方可讲师为本研究第一作者,王康军教授、郑鹏讲师为通讯作者。沈阳化工大学为第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