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响应,充分应对
春雨时节,草长莺飞。本应在三月初春暖阳下的相逢,却因突来的复杂的疫情形势,放慢了匆匆的脚步。化学工程学院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及学校号召,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在全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全院教师在学院的紧密部署下马上行动,积极准备认真应对,切实开展并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学生为本,创新教学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搭建教学主平台
《工业废弃物处置》是一门重要的资源化工类专业课,主要讲授固体废弃物预处理、生物处理与热处理等方法,以及生产生活中主要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根据课程的特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骨干教师张鑫副教授利用“超星学习通”作为教学主平台,腾讯会议为授课平台,QQ群作为日常交流平台。合理设计“导入-自学-指导-答疑-作业”五个基本环节,将“学生为中心”贯穿线上教学全过程。同时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和评价,加强互动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事以微巧成,以拙疏败——构建有效多手段教学
课前,张鑫老师利用问题导入方式提前发出课程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预先学习了解。课上则以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深入剖析其教学内容。在讲解重点难点内容过程中,及时引入超星学习通的随堂练习,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若教学过程中有疑问,随时交流、解答,下课前十分钟再讲解本节随堂练习。最后,任课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批改学生的作业后,及时给出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中及时地随堂练习、课后作业,老师更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快速地调整教学设计,也为下次课教学任务的安排做好铺垫。
(三)金声玉振,智周万物——丰富教学全过程
张鑫老师在认真做好每节课教学设计的同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电子化,包括电子化图书、文档、试题、作业、课程问题等,为线上教学效果增资添彩。在直播教学时与学生交流观点,各抒己见,或通过抢答形式激励学生在线学习,或通过选人抽查督促学生是否实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签到、课件互动、提问以及随堂测验等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将课程中晦涩的理论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

无声思政,温暖育人
张鑫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讲好每一堂课的同时,思政元素也带入到《工业废弃物处置》的课堂上。通过学习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内涵,将德育、智育、美育充分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针对当前疫情时期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波动或消极情绪,还积极引导,加强鼓励,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将三全育人做到实处。
时穷节乃见,教育初心坚。这个非常时期,化学工程学院每一位教师必将立足本职工作,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盼望着烟紫春晖,疫情散去,繁华似锦,静待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