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五年来,学校党委科学定位内涵建设新时期、“双一流”建设新阶段,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创新成立“党委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精准锚定“双一流”建设省属高校“第一方阵”目标不动摇,统筹实施学科领校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实现突破
学校党委始终把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博士单位增列列为学校“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目标,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统筹实施博士单位建设引领工程,奋力推进高水平博士单位建设和高标准博士点建设。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沈阳化工大学70年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标志着学校基本建立起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辟了学校内涵建设新时期、“双一流”建设新阶段的新局面,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内涵建设
学校党委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一龙头,坚持“质量为王”的办学理念,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出台了《学科创新优势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双一流”建设标志性成果滚动资助实施细则》等文件,启动“达标立项”学科建设项目评选与考核,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学校入选首批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首批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获批科技部碳资源分级转化与分质利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学科平台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层次,入列全国前30%,在辽宁省年度“双一流”考核中三次获评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振兴工程开花结果,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标志着学校党建引领和思政建设迈上新台阶。化工安全学科“新兴工程”扎实推进,学校获批全国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实现学校ESI学科零的突破。工程热化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牵头成立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创办工程热化学学会会议、设立“工程热化学奖”,获批香山科学会议。自主设立工程热化学、化工过程安全与应急管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5个二级学科方向,并获国家备案通过。组织完成国家首轮学科周期性合格评估,国家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水平评估等多项国家学科评估工作。学校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2014-2019年周期性合格评估,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学校12名教授入选辽宁省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专家,3名教授入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创历史新高。

三、科学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高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执行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与经验,科学研判形势,提出新时代化大“腾飞之梦、强校之梦、名校之梦”“三步走”战略。发展规划处协同全校各部门、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凝心聚力、立足实际,编制完成学校“十四五”整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分规划,确定了学校“十四五”的一个总体目标、两大核心工作、三大战略攻坚、四位一体布局、六大发展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为学校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纲领基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发展规划处将在学校党委的引领下,持续实施博士单位建设引领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博士点建设和高水平博士单位建设,努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开拓学校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全力推动化大腾飞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