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发展路

回眸发展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回眸发展路 > 正文

真抓实干 砥砺前行 我校科技工作成果丰硕

作者: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宣传部 日期:2022-08-29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校科技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大局,全面落实党代会精神,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工作基调,强化忧患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新思维找准发力点,以新抓手打造新亮点,以新机制化解矛盾点,锐意改革,积极进取,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平台打造、科研能力提升、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能力增强等诸多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有力支撑了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学校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提出“三定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

学校提出了“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模式,该模式是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进行“定向”,主要内容是:瞄准企业技术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将科技开发资源定向投放,进行专项技术攻关;瞄准市场产品需求开展定向转化,为企业研发的科技成果直接在企业落地转化;瞄准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定向服务,为企业提供后续技术支撑。在“三定向”模式下,学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在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在2017至2020的4个年度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分别位列第24、25、35和39位。“三定向”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2018年入选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019年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方面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2020年入选了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2021年我校面向全国39个高校发出成立“全国高校‘三定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联盟”的倡议。

2.实施科技成果转化“223”工程

2020年5月,学校获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学校进而提出了实施“223”改革工程。“223”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创新2种模式,即创新“三定向”服务转化模式和创新“人才岛”用才激励模式;二是打造2类平台,即打造“科教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和打造国际化“聚才引智”转化平台;三是强化3项保障,即强化科技转化公共服务条件保障建设、强化政产学研金深度合作的体系保障建设和强化“动能”释放和打破“壁垒”的制度保障建设。经过2年多试点,学校圆满完成了“223”工程各项改革任务。“三定向”模式走向全国,“人才岛”用才激励模式破除“五唯”,“科教产教”融合发展强劲,国际化“聚才引智”成绩显著,科技转化公共服务条件日趋完善,政产学研金深度合作体系初显成效,“动能”释放和打破“壁垒”激发创新活力。

3.开展赋权改革试点工作

2020年10月,经辽宁省科技厅推荐,科技部等9部门遴选,我校被正式确定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学校党委、行政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学校赋权工作领导小组和赋权工作组,全面学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精神和科技部等9部门通知精神,对学校赋权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力推动学校赋权试点工作开展。经过1年多的试点工作,学校建立起完善的赋权制度体系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相继制定了赋权试点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及负面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制定了标准化赋权协议,发布了可赋权成果清单。同时,以制度创新激励科研人员参与赋权改革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可操作性制度办法。截至目前,学校共赋权职务科技成果38项,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1:我校“三定向”模式被国务院面向全国推广

二、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

1.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2019年,学校获批筹建“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学科创新平台;2021年,学校获批“辽宁资源材料与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国家级科研平台已经成果聚集国家级高端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有力支撑了学校博士单位和化工学科博士点建设。

2.省级科研平台数量激增

学校在原有21个省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2017-2022年,新增省级科研平台13个,增幅达62%,省级科研平台聚焦学校优势科研方向,主要围绕化工、材料、机械、信息、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学校优势学科,促进了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科布局,为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2:我校获批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获得军工保密资质

2021年10月,我校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军工保密资质,实现学校历史突破。保密资质的取得,为我校腾飞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是我校进一步拓展科研渠道,开展军工科研项目,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建设的新起点,为学校积极主动融入国防建设和军工科研生产,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学校承担各类国防军工项目5项。

三、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1.科研项目实现历史突破

2017年至今,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2020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与基地集成示范”,项目总经费7400万元,国拨经费2150万元,实现了学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零的突破。承担其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1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

2.科技奖励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

2017-2022年,学校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及行业协会科研奖励共25项,其中,“固体燃料反应解耦风机热转化基础与技术”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生物质废物反应解耦分级气化燃烧技术与装备”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微型流化床反应测试仪器与分析技术”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流程工业反应表征和过程气体分析新方法与新仪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宽温结构化脱硝催化剂开发及其在工业窑炉烟气深度净化中的应用”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生物基杜仲橡胶航空轮胎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

图3:我校部分省部级奖励证书

3.论文、专利、学术期刊建设成果丰硕

2017年至今,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5745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300余篇,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近百篇。截止目前,学校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36项。学校创办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碳资源转化》(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简称CRC)(2018)和《资源化工与材料》(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简称RCM)(2021),是学校首次利用国际性学术平台主办英文学术期刊,实现历史突破。

四、加强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能力

1.技术转移体系和中试基地建设

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相继获批省、市两级技术转移机构和辽宁省高等学校技术转移A类基地,学校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学校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与鞍山海城和朝阳柳城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辽宁省菱镁资源利用与精细化学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辽宁省新能源与半导体化工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与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辽宁省非常规油气资源炼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2.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持续推进

学校发挥科研与高端人才优势,瞄准辽宁省“三篇大文章”,重点在资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装备、化工与生物制药等领域打造职称辽宁产业变革省级的定向研发技术创新链,自2017年以来,学校签订各类横向课题共379项,其中在辽宁转化率达到75%以上,并为产业、企业提供持续技术支持。其中,“菱镁矿输送床闪速轻烧技术”在鞍山海城定向转化,催生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40万吨菱镁矿轻烧工程;“化工过程强化与静态混合技术”在东北制药集团定向转化,应用于脑康复、氯霉素、磷霉素钠等多个品种生产线;“杜仲胶在航空轮胎中应用关键技术”在沈阳三橡股份有限公司定向转化,制备出国际首条杜仲胶航空轮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应用技术”在沈阳同祥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定向转化,获批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证,推广使用超100万亩;“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在沈阳拜澳泰克公司定向转化,开发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用于国内外疫情防控,并获得欧盟CE认证等。